
展開
在中國城市化的快速進程中,大多需要被更新改造的建筑與場地并沒有過多的歷史價值與特殊的場地特性。預算緊張,且具有短時效性特征。對待此類建筑,單一粗暴的穿衣戴帽改造方式屢見不鮮。如何應對此類建筑物和場地的改造更新,在低廉的造價的同時尋找另外的切入點重塑場地精神形成新的社區空間是我們持續的一個研究課題。

得益于天健地塊發展中開放性藝術花園社區的總體定位,如何破除原場地僵化的空間秩序感,重新營造一個新型的共享社區交互環境是我們思考的一個重點。設計希望通過總體景觀化的設計手法在原建筑內外空間介入了一序列人造抽象化藝術山體裝置,藉此建立新的秩序。序列的山體裝置瓦解了原來僵化的建筑空間形態,重塑總體的空間印象。


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山體裝置介入到原來的建筑空間重新組織裝載并連接了新的時空,使人們的空間運動,參與,交互行為相互轉譯,形成一個全新立體的,多維度具有情感感知的空間。



這些帶有實驗性的山體裝置概念實體空間重復并各具差異,不僅是空間的視覺導引,同時也各自承載不同功能的共享空間,與舊的空間,與當下人的行為模式形成各種日常性的交互。



隱喻了四季山體豐富變化的色彩被設計到裝置序列里,景觀化元素的設置結合中庭的自然光線,希望能賦予場地更多的自然屬性,使人自覺本能地產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聯想。

局部沖突的色彩,在喚起人們潛在情感的同時希望帶來更多的愉悅感。分別形成了場地新的記憶點,序列化的山體裝置暗示了整體景觀系統的一致性,它們模糊了景觀,建筑,室內,藝術裝置的邊緣,這是具有實驗性的。


我們希望在城市更新浪潮里,可以在“標準式”穿衣戴帽快速建造的更新手法外提供另外一種的更新改造可能性與范本。
